育儿补贴已经开始全面发放了,一年3600块钱,能不能让年轻人心安理得地生孩子?我觉得所有人心里都清楚天猫配资端,那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不愿意生育?有人说是因为钱给的不够,也有人说是因为思想在觉醒,甚至还有人说是因为社会舆论大对立,其实,这些都只是表面上的因素,真正的原因50年前美国人早就研究得清清楚楚。
要理解这件事,我们必须先了解一个著名的实验,那就是“25号宇宙实验”。
在上世纪60年代的时候,随着几次工业革命的发展,人类社会出现了物质大丰盛的场景,尤其是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,他们的老百姓衣食无忧,再也不用为基本的生存问题而发愁,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,科学家们就产生了一个疑问,那就是当生存资源不会短缺的时候,人类社会会变成什么样子?
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的答案,美国的一个动物行为研究员约翰·卡尔霍恩就用老鼠做了一系列的实验,其实最出名的一次就是《25号宇宙实验》,之所以叫这个名字,是因为在此之前,他已经做了24次实验,直到这一次,他才看到了一个让人恐惧的真相。
具体的实验过程是这样的,他搭建了一个24小时恒温、食物充足、没有天敌的房子,然后将4公4母8只老鼠投放到这个梦幻般的天堂里,以观察老鼠族群的后续发展。
刚开始的时候,老鼠们十分幸福,非常享受这个不愁吃喝的完美世界,他们族群的数量也快速繁衍,只用了100多天的时间,8只老鼠就变成了32只,然后每隔55天,老鼠的数量就会成倍增长,最高峰的时候,这个老鼠王国甚至出现了2200多位成员,完全就是一副繁荣昌盛、欣欣向荣的样子,这段时期也被卡尔霍恩记录为老鼠世界的黄金时期,是他们重要的“婴儿潮”时代。
可是当老鼠的数量达到一定地步的时候,卡尔霍恩就发现了一个问题,当生存空间不变,但是族群数量愈发庞大的时候,老鼠社会就会出现一系列“负面现象”。
首先是强壮的老鼠开始抢地盘了,他们不仅占据了最核心的位置,还霸占了多名“美丽”的雌鼠,从而导致一部分公鼠失去了自己的领地,丧失了和雌鼠交配的权利,尤其是那些后来成长起来的年轻老鼠,当他们长大的时候,整个老鼠世界的地盘已经被基本瓜分完毕,他们没有办法和前辈们争夺社会资源,最后他们只能扎堆挤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,不社交、不活动,彻底躺平。
除了公鼠会被排挤,还有一部分没那么美丽的雌鼠也会遭到社会的抛弃,它们一部分情绪变得十分暴躁,会经常攻击其他老鼠,甚至停止繁衍只顾自己,就算是已经生下了孩子的雌鼠,也会因为生存压力,而直接将孩子赶出领地,以优先保证自己的生存空间,除了这部分“特立独行”的雌鼠之外,还有一部分雌鼠找到了新的出路,她们每天花大量的时间来“打扮自己”,把自己的毛色舔得光鲜亮丽,以吸引强壮公鼠的注意,从而获得进入豪华领地的资格。
最魔幻的是,当发现“美丽自己”就能获得生存资源的时候,一部分公鼠也开始“娘化”,他们拼命的打扮自己,和雌鼠去择偶竞争,以争取和强壮公鼠交配的权利,当竞争日益激烈,公鼠和雌鼠的矛盾就不断激化,最终影响了整个族群的繁衍。
于是,一个狭小的老鼠世界里,竟然同时集齐了阶级差异、极端雌权、自私自利、拒绝繁衍、雄性娘化、集体躺平等诸多问题。
当公鼠不再保护雌鼠,而是佛系躺平,当雌鼠不再选择生育,而是只顾自己。
这个老鼠社会的基本社会构造就开始崩塌了,老鼠的数量也开始快速下滑,直到所有的老鼠都停止繁衍,终于到了第1780天,最后一只老鼠在孤独中死去,整个25号宇宙实验正式宣告结束。
这就是世界闻名的25号宇宙实验。
看完这个实验天猫配资端,你再看看现在的社会现实。
为什么年轻人不愿意结婚?因为缺乏足够的“生存领地”。
在发展的过程中,时代的红利已经被前面的人基本占据,等到年轻一代进入社会的时候,他们面临的是什么场景?
第一, 毕业即失业,月薪3500。
第二, 房价很离谱,均价15000。
在过去10年的时间里,对于一个大学生来说,如果想要结婚买一套房子,那平均开销大概在50万-150万之间,这还没有算各地不等的彩礼,还有各种婚庆开支,可以毫不夸张的说,现在的年轻人想要结婚,家里差不多要准备50万-100万左右的资金。
你再看看月薪3500这个数字,是不是非常刺眼,在这样的情况下,就算有父母的帮衬,那也需要付出一个家庭10-15年左右所有的积蓄,才能顺利的抢占到一个属于自己的领地,这个门槛过高,所以导致我们的结婚率和生育率不断下滑。
我知道有人要说了,既然是钱的原因,那就发钱解决问题啊,一年3600不够,那就多发点。
表面看钱可以解决生育问题,但实际上情况远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简单,日韩两个国家都有力度极大的育儿补贴政策。
先说日本,日本从孩子出生一直到18周岁,会总计给生娃家庭补贴750万日元,也就是差不多35万人民币。
再来看韩国,韩国仁川,只要你生孩子,生一个就奖励1亿韩币(55万人民币),根据数据统计,从2006年至今,总共19年的时间,为了提振生育,韩国已经投入了300万亿韩币的资金。
可结果呢?日本和韩国的生育率还是不断下滑,已经到了全球垫底的水平。
而且不只是日韩,还有欧美国家,他们用实践证明,发钱的确能缓解问题,但无法从根源上解决生育困境。
原因很简单,钱的多少不在于绝对量,而是对比量,什么意思呢?比如说我有100万,你有100万,那一个漂亮的女孩子会选择谁,大家都说不准,可如果我有100万,你只有1万块,那结局可能会出现反转,也就是说,婚恋和生育的门槛,并不在于你手里有多少钱,而是你的竞争对手他有多少财富。
再说直接点就是天猫配资端,如果给全国人民全部发100万,那最大的可能就是彩礼会不断飙升,以前48.8万解决问题,现在要148.8万才能结婚,因为所有人都有更多的财富,我再次强调一遍,抹平差距才是很多社会问题的根本解决方案。
所以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,国内外,包括前段时间靠发生育补贴火遍全网的天门,他们发钱刺激的大多都是二胎和三胎家庭,因为他们已经跨过了最困难的结婚买房、阶层对比这个阶段,对于已经上车的老客户,复购是相对容易的,至于那些没有上车的新客户,你想要取得他们的信任,难度非常大。
所以全球各国,想要刺激头胎生育,都是一个重大难题,绝对不是简单的发钱就能解决问题。
因为那些连一胎都不愿意生的人,他们对于生不生孩子,已经形成了一套属于自己的独特逻辑。
首先第一个,他们觉得投资回报率低。
以前的人为什么愿意生孩子?因为多生一个,家里就多了一个劳动力,长大之后家里就能赚更多钱,而且那个年代的农村大家都清楚,生孩子管口饭就行,纯散养模式,读了九年义务教育就直接去耕地,从这个角度来看,生孩子是很划算的事情。
现在的人为什么不愿意生孩子?因为投入大,一线城市把一个孩子养到17岁要接近100万的成本,普通城市也需要好几十万,而且回报率还非常低,孩子长大出去赚钱了,他的银行卡是属于自己的,不会全部交给你管理,而且他不仅不会给你太多的钱,可能还需要通过啃老来买房结婚,到时候你还得把自己的养老钱贴进去支持新的家庭。
更重要的是,现在的90后、00后,他们生娃之后,照顾孩子的重任还要交给自己的父母,也就是说你的父母不仅养你,还要养孙子。
这些年轻人全都看在眼里,当他们看懂了这些事情,你说他们会如何看待生娃这个稳赔不赚的生意?
我知道有人会说了,谁叫你把生娃当生意的,这种想法太功利。
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二个问题,社会思潮对年轻人的影响。
为什么以前的人养孩子不会算得这么仔细?现在的年轻人却显得这么精明?是他们自私自利?还是他们只顾自己?
任何脱离现实环境而盲目对个体进行批评的行为都是不理智的,现在的年轻人之所以会算得这么清楚,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整个社会系统培养的就是这样的人。
工业化的教育模式,是为了培养工业化的产业工人,不符合要求的能力,都属于“无用的”。
体育老师之所以频繁生病,是因为在学校眼里,体育这门课不具备“基本价值”。
很多人之所以崇拜老板和富豪,而不想去当科学家,是因为社会的评价体系认为,有钱=成功。
在这样的社会思潮之下,年轻人必然会活得更加精明。
系统性的工业化对一个社会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,为什么现在很多女性认为不生孩子自己也能过得很好?
是因为工业化给了她们“平等”的就业机会,她们不用依靠男人或者后代就能养活自己,既然这样,那她们为什么还要结婚?这就是她们的基本逻辑,你解答不了这个问题,就无法从思想上动摇她们的决定。
更何况还有西方自由主义思想和极端女权的影响,这就更加坚定了她们“独自美丽”的决心。
换言之,男性不婚不育,最大的因素在于门槛太高,投资回报率太低,风险太大。
女性不婚不育,最大的因素在于生育已经不是她们的必要选择了,工业化的发展让她们拥有了独自生活的能力,再加上“自由主义”思想的“洗礼”,就更加强化了她们的自我逻辑。
想要从根源上解决这两个问题是非常困难的,但我们还是要想办法让一部分想要生育的人,可以有良好的生育环境。
所以我个人有五个建议:
第一, 发钱这个事不能停,虽然作用有限,但一定要持续,给一部分真正没钱生娃的人更多保证。
第二, 不仅是钱的问题,还要解决时间问题,严格落实8小时双休工作制,新增育儿假,男女同休产假(避免女性被歧视)。
第三, 建立完善的托育系统,减轻年轻人的压力,释放他们的个人时间,不要指望年轻人一边996上班,一边还要带孩子,生产队的驴都要休息。
第四, 教育改革,停止教育内卷的行为,打击学区房等教育绑定资源,让培养孩子读书不再是家庭最大的开支。
第五, 全面整顿男女对立的风气,对刻意带节奏的媒体和个人进行封号和法律处理,对出轨、碰瓷、诬告等恶性案件加大处罚力度,重新恢复年轻人对婚恋、生育的希望。
只有这样,未来我们的生育率才有可能好转,不要觉得现在开始行动有点晚,只要开始改变,那就是进步,努力改变,总比原地不动要更加好。
赢翻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